高壓旋噴樁的噴射注漿法是地基處理的方法之一,其原理是利用鉆機把帶有特制噴嘴的注漿管鉆到預定深度的土層,以20~40MPa的壓力把漿液或水從噴嘴中噴射出來,形成噴射流沖擊破壞層。被破壞的土顆粒,較細者隨漿液或水沿鉆桿冒出地面,其余土粒在射流的沖擊力、離心力和重力等作用下,與漿液攪拌混合,并按漿土比例和質量大小重新排列,凝固后便在土中形成一個固結體。高壓旋噴樁復合地基在高層住宅樓中的應用是成功的,其復合地基承載力能滿足工程需要,并對其高壓旋噴樁復合地基進行了設計計算和施工。
在蘭州高壓旋噴樁標準養護條件下,28d齡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平均值fcu=7400kPa。樁端持力層為卵石層,樁端進入卵石層0.5m,高壓旋噴樁按1.4m以正方形布樁。高壓旋噴樁的樁長普遍7米左右。
檢測結果為:
1、樁身完整性滿足要求;
2、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spk不小于230kPa,滿足設計要求;
3、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Ra為175kN,樁身試塊的強度標準值為4.2MPa,不滿足設計要求。
高壓噴射注漿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從日本引進我國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。當時該技術主要用于軟土地基的加固,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后開始用于堤壩防滲。目前,該技術已在全國進行了推廣應用,并用于長江三峽、東風電站等大型水利工程。
它具有安全可靠、適用的土質廣,施工噪音小,樁身強度高,固結體形狀可控制,料源廣闊,價格低廉等特點,因此在建筑物地基加固、深基坑開挖支護與止水、邊坡穩定、堤壩防滲、盾構隧道沿線加固以及山岳、隧道可能坍塌部位加固等方面應用很廣。